菊花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方法
菊花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方法
病状与为害:该病降低切花产量及观赏价值。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,扩展后病斑上被以白色粉状物,粉斑融合后白粉层覆盖在叶面上。病重时叶片扭曲,枯黄脱落; 植株发育不良,降低切花产量。
病原:该病为真菌病害,由菊科白粉菌(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.)引起。
发病特点:病菌在病株内或病残体上越冬;孢子由气流传播;直接侵入。 秋季发病多。秋雨多,雨后排水不及时,或温室通风不良湿度大,栽植密度大等条件均有利于病害发生。在温暖、潮湿的冬季,温室内发病也重。
防治方法:
1、栽培技术防病:彻底清除病残体,作深埋处理;栽培密度适宜;不偏施氮肥,适量增施磷钾肥。
2、药剂防治:一见病情立即喷淋药液。7~10天1次。以下药剂交替使用。
治疗性药剂:腈菌唑、氟硅唑、乙嘧酚、翠贝 + 成标
保护性药剂:甲基托布津、百菌清 (达科宁) 。
相关专题:菊花栽培大全
1、本站名称:逸林盆景网
2、站长邮箱:2237654@qq.com
3、本站网址:https://www.elpj.cn
4、逸林盆景网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。
【逸林盆景网】»菊花白粉病症状及防治方法